芙蓉弄色,丹桂飘香。在阳光正好的10月19日,为鼓励青年教师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为了增强校际教学工作的交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特联合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举行八年级语文校际公开课暨中考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光华老师主持。
来自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的胡盛寅老师在八1班执教《美丽的颜色》。胡老师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兴趣的激发,根据文本特点设置了“把传记文学拍摄成纪录片”这一情境,串联起学生对文体特征的感知、对人物形象的体会以及自身审美观念的培育。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形式新颖。
来自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的任燕妮老师在我校八3班执教《昆明的雨》。任老师以“作者想念的景、物、人、事”作为教学线索,注重学生、教师和文本的相互对话,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心境。任老师亲切柔和、循循善诱的话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的栾志杰老师在我校八12班执教《散文两篇》。栾老师以课文中的感叹句为抓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领悟“情中之理”。再补充关于作者的人物轶事和人物评论,从“明理践行”的角度深化学生对散文中哲理的理解。栾老师的课堂,语文味浓厚,展现了一个“语文人”的高素养。同时还能关注到学生生命健康,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出发点,体现了一个教育者的大格局。
课后,三个校区各自派出代表进行评课。三位教师风格各异,各有所长,得到了兄弟学校的一致认可。而三位老师、三所学校的教学智慧也在此时相互碰撞、交融,发出耀眼的光芒。
随后,来自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的刘璐老师做了主题为《从中考看语文教学未来的可能性》的讲座。刘老师从自己参与2023年中考语文命题工作的经历谈起,全方面介绍了当下中考语文命题的改革趋势,提供了中考语文备考建议以及日常教学建议。刘老师的讲座言简意赅,多位与会教师表示获益匪浅。
本次活动为三校语文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宝贵机会,提升了三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校聚智汇思,未来携手共进!
撰稿|胡盛寅
摄影|胡波
编辑|鲍杰
初审|陈光华
终审|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