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教科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宗旨,提升区域初中化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发现并研究解决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聚焦“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落地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2023年3月9日下午,天宁区-经开区初中化学课题专项联合教研活动暨常州市李军名师工作室第21次教研活动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同课异构共研讨,专家引领同提高”。活动由天宁区化学教研员姚军华主持。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牛改艳老师以青团的制作视频引入,设计了“识青团”“探青团”“品青团”三个环节。牛老师带领学生认识青团的历史和意义,探究肉松青团中的营养物质,感受青团中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转化和提供能量的过程,探究物质组成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的思维提升。本节课始终贯彻以美食和安全为伴,为健康生活而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的价值观。牛老师关注学生状态,关注课堂质量,能够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明确的判断,又能对学生的答案提出追问,师生互动自然,课堂过程流畅。
遥观中学的叶亚老师以横山桥百叶为主题情境,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为认识百叶的营养,通过百叶营养成分表引出六大营养素。以豆科植物的生长引出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进一步转化成淀粉和纤维素,并对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进行了对比。分组实验复习蛋白质及淀粉的检验。环节二,感受百叶的形成,通过优先大豆,引出黄曲霉毒素。通过古法制百叶,引出制备百叶的流程,重点带领学生感受了豆浆点卤的过程。以点卤复习蛋白质变性的相关知识。环节三,了解百叶的食用,以百叶中的蛋白质在人内的代谢复习蛋白质的转化。通过定量计算感受百叶中糖类的供能意义。通过设计营养午餐,感受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还拓展了豆渣的用途,物尽其用,体现了节约环保的理念。
接着,大家进行评课议课,剑湖实验学校的薛冰老师和正衡中学的周晶老师发表了对这两节课的看法及建议。
随后。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天宁分校的余晓鸣老师带领大家认真解读“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单元教学实施纲要,纲要中要求思考本源问题“科学物质观”和“物质分类观”,从大概念、基本事实、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探究与实践五个方面进行讲解。
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董新伟老师为我们普及了百叶的制备原料--大豆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从大豆的种植、百叶的制备、豆渣的利用多角度了解大豆的价值。董老师建议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学生的视角解决问题更有利于我们教学的实施。
最后,正衡初中副校长艾璐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单元教学实施构想为题做了高位引领,艾璐校长分别从“学科理解”和“教学建议”两个方面做出指导,学科理解要从本源性问题、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概念层级结构三个角度研究,以“淀粉”为例为大家构建了研究物质的一般模型,从物质的存在、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用途四个角度更全面系统的认识物质。
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所有成员对接下来的教学实施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将助力单元教学的高质量呈现。
撰稿 摄影|牛改艳
审核|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