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6月1日下午,常州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青苗”团队第29次主题研修活动在200人报告厅进行。青苗教师团队全体小伙伴参加了此次读书分享活动,课程处吴爱军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有四位团队小伙伴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
何阿慧老师研读《为自己定制竞争力》一书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教师必须主动走专业发展之路,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深刻评估自我,并进行有机整合,转化为有序、具有一定目的的自我运作,从而使教育智慧不断生成,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达到实现自我、走向成功的理想境界。教科研只有摘下神秘的面纱,走下神坛,深入教育教学研究,才能真正落实于日常,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吴丹老师就《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一书,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教师要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践行良好的师德。所有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策略、评价都指向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能力、经历和感受,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进而改善个体,从而摆脱现实的奴役,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
朱俊伟老师同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一书分享了他的读书体会。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更是教育实践的主导者、变革者和推动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资质和专业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叶子老师阅读《教师如何做课题》后,获得不少启发与收获:大多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课题研究是个高大上的事情,应该由专门的科研人员去完成。其实不然,人人可以做科研,人人都要做科研,科研是教师职业生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课题选题要小、新、深、实,课题设计要点、线、面、体结合。
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育专著的引领。相信在学校的支持和关怀下,青年教师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
附参与活动心得体会:
团队小伙伴从专业成长、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探究等方面进行了读书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促进我坚守初心,坚守岗位,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在教学实践中,要抽时间多阅读,多思考,注意点滴细节,反思每一堂课,扎实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平时也要关注前沿教育教学期刊,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能逐步运用于教学之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许婷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和分享一直是我们青苗团队小伙伴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次青苗活动的主题是《读书—遇见最好的自己》。四位非常优秀的小伙伴分享了他们的读书感悟,我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收获。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陆叶子老师关于课题研究的分享,以及吴丹老师的有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的分享。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和可以发展的方向,老师应践行良好的师德,同时多一份耐心,静待花开;多一分关注,滋养心灵。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同时,老师不仅要教好课,还要致力于成为研究型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多思考、多研究、多考察、多创新,为教育事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陶莎
读书可以遇见最好的自己,今天的青苗活动中何阿慧、吴丹、陆叶子,朱俊伟老师四位小伙伴从自己所选的书籍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吴丹老师的发言尤其打动我,她认为理念态度决定方向,方法策略决定速度,作为教师要不断通过阅读、学习、实践和反思汇合当下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形成符合自己教学环境和施教对象的方法。常言道“给人一碗水,自我应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教师要想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就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学历和已掌握的知识,不仅仅要注重积累,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教学课堂不能仅仅是一个单一传输知识的场所,更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涵养等生命品质全面发展的舞台。——梅婧娴
四位小伙伴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课外阅读,他们带着自己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去进行阅读,或多或少地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读书,使人开拓视野,让我们找到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更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个人能力有所提升。正如何老师所说,通过不断地阅读,做个灵魂有香气的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我们也须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研读好2022版《课标》,让我们的课堂充分践行《课标》的要求。——张玲
今天听了几位小伙伴的读书分享,我受益很多。这几位小伙伴分别从如何为自己定制竞争力,教师如何做课题,有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如何组织教学,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如在教学时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教学上要有充分的预设,要在充分了解学情基础上开展教学。此外,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也需要开展有价值的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蔡静怡
四位团队小伙伴进行了读书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何阿慧老师通过“中国梦、教师梦、我的梦”进行分享,提出了教学工作中的三种境遇,总结得出“一堂好课有方法,班级管理有艺术,成功之路有研究!”的教育教学思考。陆叶子老师通过提出“课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课题?应该怎么做课题?”这三个问题进行分享,通透的总结出做课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选题要小、新、深、实,课题设计要点、线、面、体结合。吴丹老师她用生动形象且优美的文字表述了她“用单纯的内心去信仰,用踏实的行动去担当”的教育信仰。朱俊伟老师通过对卓越教师的理解与总结,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探究,共勉全体小伙伴热爱教育本身,享受教育过程,坚持纯真信仰,追求卓越教师。——吴凯
通讯稿:陆叶子
摄影:胡波 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