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更有自信的自己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自信。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尝试建立自信心。
3、帮助学生掌握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活动重点:
感受自信,学会自信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活动方式:
游戏、活动、讨论、交流、表演等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记分册、学生自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了解自信
1、听录音: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
2、请听得懂歌曲的同学说说歌曲的意思。
3、教师讲解歌曲的含义,请学生归纳主题——相信自己、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才能赢得胜利。
二、尝试成功
1、感受自信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在接词之前可在心里或大声地说:“我能行!”
将学生分为三至四个小组。教师说出一个常见字,要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为头,在限定时间内说出另一个成语,请四位同学统计各组所接的成语数量,多者为胜,评出龙头小组,教师给予及时地鼓励。
2、小组交流,感受主动参与带来的自信
问题:你个人参加接龙的次数是多少?谁接得最多?
交流:(1)接龙次数多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经验以及接龙前、接龙成功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成功的愉快,激发自信心)
板书:
相信自己—→尝试—→成功
(2)接龙成功次数少的同学谈谈自己失利的原因及感受。(教师同样加以鼓励)
启发思考:(再设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接龙过程中,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有参与或不愿再接龙呢?你当时是怎么的一种状态?现在你对当时的状态有什么看法?
可能的答案:(投影)
A、不会答;
B、会答,但不敢答;
C、还没想好,不敢答;
D、前面答错了,受到同学的嘲笑,不敢再回答了。
师生共议,教师总结:失利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敢尝试。
板书:
怀疑自己—→退缩—→失败
教师激励:如果再给大家一次机会,你会勇敢地去争取吗?(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努力争取成功)
3、谈谈自信使你成功地做好了一件什么事?(体验自信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三、情景辨析
1、结合刚才的结论,要求学生分析在下列情境中的正确做法。(学生可自由组合成讨论小组)
表演:(1)学习上:遇到一道计算步骤较多的数学题,你担心自己做不对、做不出,因为从来没有做过……
(2)生活上:妈妈今天生病了,你的衣服脏了,扣子又掉了,你自信地对自己说……
(3)交友中: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你很想与他(她)成为好朋友,又怕遭到拒绝,怎么办……
活动设计: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高要求不但只限于其学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更要求其具备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主动参与竞争。而当今儿童初初体验对新事物的尝试与竞争,最常见的普遍心理却是自卑与胆怯;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导致出现退缩或回避的消极行为,最终无法得到成功的体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实力,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大胆尝试,敢于拼搏,勇于实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成为真正高素质的、适应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