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精心组织2016年暑期校本培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教师的专业自觉。为养成专业自觉,防止教师专业成长陷入“沉睡期”,8月12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三个校区的全体教师齐聚在二十四中天宁分校800人报告厅,参加主题为“主动学习修为,养成专业自觉”的暑期校本培训。








名师示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教师的专业包涵两个方面: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上午的培训,围绕教师的教育专业化进行:如何教育那些“特别”的学生。
于洁,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天使”教师,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苏州市首批优秀教师。于洁老师以教育叙事的方式,通过她在25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分享了她在教育工作中是怎样对待一个又一个“特别”的学生:《一个迟到了一年的女生》和《我的班里有个纸片人》,让我们明白带一个班级,再“特别”的学生,老师也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头发的故事》,让我们坚信“特别”的孩子,“特别”皆有原因,教育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特别的生日礼物》和《一个吃不上一口热饭热菜的男孩子》,让我们深信对待“特别”,教育要无痕,用心要良苦,用情要至深;《我的班级里有一个恐怖分子》,让我们学会对待“特别”的学生,要用独特的方式与心灵对话……。“你负责起床,我负责早饭”、“我只关注你吃得好不好”、“孩子,你还有我”……,于洁老师用42万字书信,让交流渗入学生的心灵,也诠释了她“爱生如子”的至高境地。
人为大事而来。于洁老师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心、细致、用心、用情的做教育智慧,深深感染了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的每一位教师。
专家引领: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成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什么是核心素养,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生成?下午的培训,来自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课程教学研究室主任夏雪梅博士,高屋建瓴地为二十四中教育集团人释疑解惑。
夏博士以傅园慧、马云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所具备的素养入手,深入浅出地解读核心素养的概念、需要满足的条件,让与会教师明确认识到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核心素养的概念是抽象的,理论性强,但夏博士通过头脑风暴,以互动的方式,频频与台下教师进行交流,不断引发与会教师的思考、提问,不断为与会教师释疑解惑。
夏博士根据自已研究团队跟踪研究的大量课例,通过中外课例比较、同题异构对比等方式,指出素养何在课堂中生长。夏博士指出素养在课堂中生长的三个关键词:情境、规则、学习工具。夏博士对三个关键词进行详细的解读:情境的创设要能激活学生自我系统的,情境要有社会性的、游戏化的,要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要指向真实问题解决;规则不是为了教师的管理便利,而是为了营造倾听、关联、尊重的课堂共同体,达成“真正的学习是什么”的共识,是引发学生形成高阶的思维和表达技能的需要;学习不能仅依赖于教师的讲,口干舌燥并不能促进学习的发生,需要针对思维点进行学习工具的设计。课堂中把握这三个关键词,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养成。
夏博士的讲座,视野开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与会教师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教育何以要关注核心素养,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
专业自觉:仰取俯拾皆有得
培训现场,与会教师参与积极,不断与于洁老师、夏雪梅博士进行思维碰撞、言语沟通,培训现场氛围良好。培训与会教师收获满满,不少教师在会后还在讨论培训心得,甚至将心得发在微信朋友圈,与大家共享。
吴鸣老师说:一个迟到女生的故事,引人沉思!你把学生的什么放在第一位?
钱红霞老师说:“天使”老师,名不虚传,听着她的讲座,我几度差点流泪……。
周琴老师说:曾经这样梦想,在讲台挥洒自己的人生。随之的迷茫失措,甚至逃离,但梦想在心里始终是个温柔的所在,曾以为梦想与现实难以交结。今天这位美丽温柔的老师娓娓道来的桩桩与她可爱学生的故事,那些让人动容直插心窝的话语令我盈眶的泪水忍不住直淌。带着清澈的眼神、至真至诚的用心、美丽优雅的气质,做纯粹的老师。也许我的梦想,你——于洁老师做了最好的诠释。
陈磊老师说,夏博士关于核心素养的讲座,让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如果说原来的认识是感性、直观的,那么听了讲座后,则是理性的,并且知道在课堂教学层面,应该从哪些关键要素入手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
……
教师们的培训感想,反映了教师的心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本次校本是务实、高效,是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培训引导了教师树立积极的教育观念、激发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培养了教师的执著精神,必将促进二十四中教育集团人的专业自觉,进而促进二十四教育集团的再度腾飞!